實驗原理


關於程式的設計技巧,各有所云,然而若要有效的設計以 LabVIEW 軟體為主體的結構化程式,建議遵循下列四個基本方針:

1.採用由上而下的設計方式(top-down design)來架構你的設計藍圖,也 就是說先描繪出使用者(user)最滿意的人機介面,然後再往下建構為達到 此效果,各個部份須有的細節。

2.製作一張需求清單,裡面包括使用者所有的要求,如 I/O 的形式,取樣 的速率,資料及輸出結果的表示方式等,盡可能考慮週詳。

3.依著上述需求,著手設計 VI 體系,採用模組化程式設計方式,由上而 下,由高層而低層設計 SubVI,而在主程式內組裝達到使用者的需求。 為便於住後程式擴充及偵錯用途,盡量避免使用通用性(Global)變數。

4.撰寫程式,依需求盡量將各模組設計成 SubVI,以方便日後更改或重組 此機電系統的功能,同時也有利於程式除錯處理的進行。當然,有關程 式撰寫技巧的細節部份,我們將會在往後的課程中陸續探討。

現在我們就 LabVIEW所提供的迴圈、圖表、邏輯判斷方塊及用於輸入較 複雜公式時所能採用的文字型程式輸入方式作一的講解及例題說明,並 在本實驗,我們將運用這些設計結構化程式的工具來設計模擬控制單元 中用於補償的相位超前或落後單元(Phase lead-lag compensator)


回主目錄回次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