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通信與光速測定實驗
三、實驗原理 
光速量測實驗演進
 Romer法(1676年)
 
1676年Romer研究木星之衛星蝕時間。如圖1(a)所示,內圈Ei運行的軌跡是為地球繞太陽的軌道,外圈的軌跡是為木星繞太陽的軌道,而M為木星之一衛星。在地球上觀察,由多次投入木星之陰影的平均時間決定衛星平均週期To=42小時28分16秒。Rmoer發現當地球在E3之位置,木星在J3,觀察後一蝕之時間與平均週期所預測的時間通常不符合。 
 
  圖1(a) 星體運行軌跡 
圖1(b) 週期時間分佈
 
當地球與木星在E4與J4之位置,他發現要耽擱10分鐘以上,這一點可從圖1(b)的紀錄中看出來。他假設光由木星運行到地球有一定的速度,既然地球在E4離木星較遠,觀察到的耽擱時間即光行經此增加的距離所需的時間。假設已知地球軌道半徑為L=123.5哩,耽擱時間約為11分鐘,則光速為:C = 123.5 / (11分x60秒) = 187000 哩/s = 301070 Km/s。 
 
 
 
 
回本實驗目錄
回「光電產業自動化檢測技術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