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四

回上層 

 

1. 試說明量子理論關於激發吸收,自發放射和激發放射之情形。

SOL:1917年愛因斯坦提出物質與輻射的作用有三個基本的過程,即激發吸收,自發放射和激發放射三種。激發吸收即一般的收過程,當輻射光含有hμ=E2-E1之光子入射處於低能階(基態)為E1,而其任一高能階能量為E2物質時,的光子能量將使該原子自E1躍遷至E2

當原子自基能躍遷至激發態後,有兩個過程使它重返至基態,其一為自

發放射,即不須外界的干擾,過一段時間後,它自行自E2之能階降至E1之能階,並釋放出hμ的光子能量,此自發放射的方向、相位等是任意的。另一過程為激發放射即處於激發態之原子,由於受到外來光子之撞擊,而由高能階向低能階躍遷。此時,所產生的光子與外來的光子有相同特微,即它們的頻率、相偏極方向和傳播方向均為一致。由於光子的數目反而增加,故吾人稱光波有放大的作用。

2. 試說明居量反轉之情形。

SOL

假設物質由一堆總數為N的原子所組成,我們將原子的能階簡化成含高能階E2和低能E1兩者(two-level atoms),則上述的過程使得在E1和E2能階的原子數目隨時間而變,針對E2能階而言。

當光與物質相互作用時,激發吸收,自發放射和激發放射三種過程總是同時出現,現在我們要問:在什麼條件下,光波經過物質時會有放大的作用?前面已提,在熱平衡狀態下,其原子處於高低階能量的數目分布為波茲曼分布,當光經過此物質時,光的吸收過程總是遠大於光的放射過程(因為N1N2),所以在此情況下,我觀察不到光的放大現象,只能觀察到光的吸收現象。如果在外來能量激發下,使物質中處於高能階數大於低能階的數目,則此時光的淚發放射過程將壓倒激發吸收過程,而使激發放射占主導地位(自發放射程可暫略),使此時在高低能階的數目分布稱粒數分布倒反(population inversion),它是產生雷射必備之條件。

 

 3. 何謂雷射的三階與四階之能階系統?

SOL:

原子的能階分佈呈現階梯型,而非連續型。

如果給一個原子能量 ΔE ,使其電子從低能量躍至高能階,則

該原子回復原來狀態時,而以光的型式得到的能量釋放出去,稱為受激

放射。

Δ E= hV

h 為常數

V 為頻率

ΔE 越大,頻率越高

 

物質在絕對溫度 T 下,其原子數在不同的能階的數目 Nn

可用以下數學式表示:

N=C exp(-En/KT)

 

其中, K 為波茲曼常數

C 為常數

En 為第 n 個能階之能量值

從上式得知,在平常時候,高能階中的原子數目或居量 (population)

應較低能階之居量為小。
 


 


 

 
 

如果高能階中的原子居量比低能階中的原子居量高的話,便稱為居量

反轉 (Population Reversion) ,這便是活性介質會發生雷射光的首要

條件,當高能階的原子迅速躍回低能階時,將會放出強度高而且性質相當

一致的光子出來。

要想達到居量反轉,不能單純的把 En 能階的原子幫浦(pumping)

到En+1 能階上 (亦即是二階系統),因為原子從 En 能階躍回

En+1 能階實在太快了,根本無法累積到可以達到居量反轉的效果。因

此想要達到居量反轉的目的,一定要藉助於三階或四階以上的系統

。我們把 En 能階的原子予以幫浦到 En+2 能階上,當它們躍回

至 En+1 能階時,造成了相當數量的累積,以至於達到了居量反轉的

要求,亦即高能階 En+1 中的原子居量比低能階 En 中的原子居量高

,而產生雷射光,此謂之三階系統。一般的三階系統,是把 E0 能階的

原子予以幫浦到 E2 能階上,當它們躍回至 E1 能階時,發出雷射光

。 但 E0 能階原子的數量 實在太多了,因此四階系統又比三階系統更

容易達到居量反轉的效果,因為E0 能階的原子被幫浦到 E4 的能階上

,當這些原子躍回 E3能階時,很容易就比 E2 能階原子的數目多。大

部分的雷射的能階系統都是四階以上的系統,除了具有歷史意義的紅寶石

雷射,它是三階系統。

 

 

4. 有一光纖通信裝置,其輸入光源之功率為 120 μW,

輸出光源之功率為 3 μW,光纖總長為 8 KM,

a. 試求光纖傳輸損失α

b.若光纖總長為 10 KM,且每一KM裝設一個連接器CONNECTOR,每一個連接器損失為0.2 dB,其輸入光源之功率為1mW,試求輸出光源之功率?

SOL:

a. 輸入光源之功率Pi為 120 μW

輸出光源之功率Po為 3 μW

光纖總長L為8 KM

光纖傳輸損失α=10/L log(Pi/Po) =10/8 log(Pi/Po)

=2 dB/KM

 

b. 若光纖總長L為 10 KM,傳輸之損失 Lα=20 dB

9個連接器損失為0.2×9=1.8 dB

全部損失為20 dB+ 1.8 dB=21.8 dB

輸入光源之功率Pi為1mW,

21.8=10/L log(Pi/Po)=10 log(0.001/Po)

輸出光源之功率Po為6.607 μW

 

5. 有一光纖,其refractional refractive-index change 為 1%,核心折射率n1=1.5,試求NA及最大受光角之值?

SOL:

NA= 0.21

最大受光角=24°

 

6. 試說明LCD製程流程。
S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