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線影像感測器架構之眼球軌跡追蹤裝置

An Eye ball Tracking Device Using Linear Image Sensor

指導教授:林宸生   作者:陳俊達


a1.PNG (3190 bytes)

a2.PNG (3012 bytes)

a3.PNG (2994 bytes)

a4.PNG (3070 bytes)

a5.PNG (2976 bytes)

a6.PNG (3058 bytes)
a7.PNG (2835 bytes)
a8.PNG (2836 bytes)
a9.PNG (2812 bytes)
a10.PNG (2982 bytes)
a11.PNG (2875 bytes)
a12.PNG (2969 bytes)
A13.png (3280 bytes)
A14.png (3219 bytes)
A15.png (3275 bytes)
A16.png (2974 bytes)
b1.PNG (4650 bytes)

Home022.gif (2462 bytes)

 

 

 

 

 

 

 

第六章 結論與展望

6.1 結論

  透過線性光學感測器之應用,將線性光學感測器檢測所得眼球之一維線性影像訊號透過DSP數位訊號處理模組的分析及處理,利用眼球線狀影像中的低灰度值之點素數量,換算眼球注視方向的垂直角度,再利用眼球線狀影像中的低灰度值之點素所在位置,換算眼球注視方向的水平角度,再將眼球移動資訊以即時的方式傳送至個人電腦合併處理,最後可在電腦螢幕上提供眼球軌跡之資料,而形成一高效益之人機介面。

  系統在應用仍有一些結構需要討論,諸如其靈敏度及系統對各種光場的反應等。在兩階段的校正上,第一階段校正的目的是為了要調整好線感測器的操作位置。這個步驟是因為在實驗的過程中,我們發覺在相同的環境下,因為每個人五官位置分布不一樣。故,每個人在使用系統時,為了要提高系統精準度的緣故。在不同光場下,灰階化的影像中與臨界值比較的二值化結果也不樣,且就算是對同一張臉孔作測試,測試結果也會因為光圈跟環境光線不同的關係而有不同的實驗結果。其結果不僅會因人而異,也會因地而變。正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我們在使用此定位法之前,應先對光場做一些校正及分析的工作。結果不僅會因人而異,也會因地而變。

  本研究提出一種新的瞳位追蹤定位法,且建構出一創新之瞳位追蹤架構,並為此一架構做一測試及評估,此一創新之線性瞳孔定位法經實驗證實確,有其準確度及實用性。 

6.2 未來展望

  外國有些論文提出一個頭部-眼睛的追蹤系統,適合用來追蹤頭部自由活動時的動作。這個系統是用來研究有單邊機能障礙的病人在頭部迅速轉動下的反應。當一個病人如果常常發生前庭神經反射(Vestibulo-Ocular reflex簡稱VOR)失調的現象時,那醫生就得多加注意檢查。這也暗示我們,追瞳系統跟VOR補償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很值得我們再加以討論。一般而言,前庭神經反射的轉動檢測並不會讓人把它和病人的症狀聯想在一起。其中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因為一般普通的門診,醫生很少去做這項檢查。所以相對的,醫生也很少有機會能透過這項檢查而看出其它病症。此一點正是觸發本研究希望要做一套簡單之檢測系統的出發點。在臨床檢測時,門診最重要的就是時間及準確度。若系統是為非侵入式的架構,且有如DSP數位信號處理器的高速數位訊號處理的功能的話,那系統被病人接受的程度也會提高。故,研究在自然狀態下頭部—眼睛的相對移動,可以做為以後一些相關症候疾病的研究基礎。

  本論文提出了一套可以在頭部自由活動下使用的頭-眼追蹤系統,且具有高解析度、高精密度的特點能應用在配置於頭配顯示器或其他固定於頭部之裝置上,以檢測眼球移動的情形,未來可作為VOR檢測之量測設備。本研究對整個線影像之追瞳架構做一初步評估,系統在應用上仍有一些結構需要進一步修改,諸如其靈敏度、整體架構的安排及系統對各種光場的反應等問題也需再作深入的分析與檢討。